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,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。(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)
关闭
欢迎 {{loginUsername}} 登录,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App(安卓) App(苹果)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
选择城市
切换城市分站,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

当前选择城市:总站
总站 {{item.district_text}}

智能耳机爆发前夜:厂商观望走智能音箱老路?

转载 职业指导

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8-06-27 11:02 {{clickNum}}

  几个月前“深圳一公里内就有100家智能音箱厂商”的描述言犹在耳,现在,智能耳机又开始从纷杂的硬件市场中冒出头来。

  2017年,是一场属于智能音箱厂商们的狂欢。苹果在6月的WWDC(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)上发布全新的智能音箱HomePod,将这种气氛推向了高潮。一时间,包括阿里巴巴、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公司都陆续推出了音箱产品。

  对于巨头而言,智能音箱是他们眼中搭建智能生态的最佳入口。亚马逊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,旗下智能音箱Echo已经成为海外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将上述先例复制到国内,正是阿里巴巴等巨头们想看到的。

  但西学东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用户习惯、网络环境、基础设施、生态成熟度——这些都成为阻碍智能音箱在国内市场发展的问题。

  因此,即便是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不断推出五花八门的音箱产品,消费者的桌面上还是鲜有它们的身影。更多时候,智能音箱只是以一个“新鲜玩意儿”的角色,被少数热衷于尝鲜的用户买走。

  在此背景下,一些公司开始寻找新的智能交互入口。更贴身、使用时间更碎片化的耳机,成为它们的下一个目标。

  1

  从2017年11月开始,多款智能耳机出现在大众视野中。

  在当月举行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腾讯展出了一款AI语音耳机。这款耳机由广州爱浪智能打造,内部搭载了腾讯叮当语音助手。

  一个月后,另一款同样搭载腾讯叮当语音助手的智能耳机也对外发布。该产品由咕咚运动和耳机品牌1MORE合作推出,主要针对运动人群。

  到了2018年,更多的智能耳机如雨后春笋般现身。包括出门问问等互联网创业公司,以及FIIL这样的新晋耳机品牌,都推出了自己的语音交互耳机。

  “耳机将成为语音交互的下一个引爆点。”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坚信自己的判断。

  热潮涌起,和李志飞抱有同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,甚至有人认为,智能耳机的前景比智能音箱更加光明。原因很简单,智能耳机要比智能音箱便捷得多。

  “耳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方便携带,不管在哪都可以随时使用,但音箱更适合室内。”1MORE主管营销的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林柏青表示,这是他看好智能耳机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

  这也意味着,智能耳机可以有更多的使用场景,而不仅仅作为智能家居入口。

  例如1MORE推出的智能耳机定位运动场景,使用人群和范围比普通耳机更加广泛。“这是一个场景放大的过程。”林柏青说。

  在爱浪智能副总经理赵志扬看来,智能音箱的不足之处就在于,国内用户使用频率低,更多扮演一个入口的角色。随着入口的不断增加,音箱的处境有些尴尬,人们的购买意愿会逐步降低。耳机反而是一个保有量更大的入口型产品。

  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走向。

  “和海外市场相比,国内的音箱产品普及率不高,更别说加上智能概念,市场教育比欧美会难一些。”FIIL的CEO邬宁认为,耳机的高频使用省下了教育市场这个步骤。

  多位受访者都认为,在国内市场,智能耳机的发展速度最终会反超智能音箱。

顶部